栖霞山千佛岩石窟(南京栖霞山铅锌银矿)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栖霞山千佛岩石窟和南京栖霞山铅锌银矿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栖霞山千佛岩石窟以及南京栖霞山铅锌银矿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栖霞山的主要景点
明镜湖
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景点名“彩虹明镜”,有《彩虹明镜》碑立于湖边。向东有月牙池,然后就是栖霞寺大门。因岩溶、地下采矿等原因,明镜湖已不能储水,有待治理。
栖霞寺
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栖霞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现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鉴真纪念堂等主体建筑。栖霞寺坐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唐代时称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间,规模很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清咸丰年间毁于火灾。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摄翠楼、藏经楼等,为南京地区最大的寺庙。
千佛岩
千佛岩在凤翔峰西南麓。
南朝齐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绍之子与智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以纪念明僧绍。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龛上出现佛光,惊动齐梁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石造像,从南朝齐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484-511年)逐渐开凿而成。
传说,栖霞寺创建人僧绍曾梦见西岩壁上有如来佛光,于是立志在此凿造佛像;他病故后,其子在南齐永明二年(484年)开始与僧智度禅师在西壁上凿佛龛,镌刻了三尊佛像,这三佛合称“西方三圣”,该殿也称“三圣殿”。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室。佛像始有515尊,分凿于294个佛龛中,号称千佛崖。
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纱帽峰都有开凿,连南朝在内,共有700尊。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仅盈尺。其中“大佛阁”为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石窟,凿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正中无量寿佛坐像高达12米。
东飞天石雕像就在中102号佛龛中,这个洞龛非常小,共有5座佛像,洞顶的两组飞天为橙色,线条清晰可辨,中间佛像头顶的火焰隐约可见。虽然仅有这么两对飞天,但这是中国所发现的最东部的“敦煌遗迹”,又传来消息称在千佛岩旁的舍利塔上又发现了飞天浮雕,其所用技法和人物线条皆与敦煌相似,这一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东敦煌的文化内容。
舍利塔
舍利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原为木塔,后毁于唐武宗会昌年间。现存之塔系南唐时高越、林仁肇建造。从栖霞寺南侧围墙外山路向东行不远,就可看到舍利塔,该塔用白石砌成,五层八面,高约18米。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态生动传神。塔基上刻着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依次是托胎、诞生、出游、苦行、坐禅、说法、降魔、涅槃。该塔为五级八面密檐式石塔,高18.04米。塔基上浮雕释迦八相图和海石榴、鱼、龙、凤、花卉等图案;塔身刻有高浮雕天王像、普贤骑象图和文殊菩萨像,像上还刻有“匠人徐知谦”等题名。塔檐下雕飞天、乐天、供养人等像。第二层以上每面都刻两个圆拱形龛,均内雕一酋跏趺坐佛,共计64尊,雕刻精细,甚为生动。全塔造型典雅、秀美,雕刻细腻、精湛,装饰华丽,为佛教艺术在江南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88年舍利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纱帽峰
纱帽峰处千佛岩之巅,被千佛岩众佛龛环抱。乾隆南巡到此,嫌其名俗,遂赐名“玉冠峰”。乾隆在给两江总督尹继善的批文中就有:“旧名纱帽峰嫌其近俚,闻摄山名秀如玉而冠即以易之”的记载,另在《玉冠峰》中也说:“我欲易名难揣称,僧绍有知应默肯”。但今人们仍习惯称之为纱帽峰。就在纱帽峰佛龛中有一空穴碑槽,那里原镶嵌乾隆第一次南巡至此留下的《登栖霞山》的第一块御碑,后“失窃”达200余年,直到2000年才在栖霞寺佛学院墙体被发现。
碧云亭
碧云亭位于虎山之巅,又名“望江亭”,登临仰天而望,但见碧云万里,俯视平野,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条貌似半岛的平顶岗峦,向北伸出,三面均是悬岩,仅一石与山道相连,构成别具一格,是以险取胜的景点。其东侧深谷陡壁,岩石裸露,峻峭无比,西侧,由松涛林海铺成的起伏岗峦,蛰伏于脚下,不时随风传来呼啸而起的林涛吼声,恰似“沙场秋点兵”最气派的景色是向北眺望,大江尽收眼底,洪涛涌过足下,两岸沃野千里,旷阔无限。这里虽不如武汉黄鹤楼的闻名遐迩,但其胜景却不减黄鹤楼气派,黄鹤楼有张之洞题写一联道的好:“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恨,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看来用于“碧江亭”上也很贴切。
枫岭
栖霞山西侧的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深秋的栖霞,满山枫树长满了红色的叶片,使栖霞山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
其他景观
栖霞山还有若干自然奇观,饶有情趣。如栖霞寺东北,平山头的南坡上有一处青灰岩石,表面呈波浪状,人称“迭浪岩”,十分罕见。此外还有“青锋剑”、“天开岩”、“一线天”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观。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在爱情不顺后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的暮春独自来到栖霞山下,在一座寂静的道观里,出家为道士。
江苏南京栖霞山千佛岩景点介绍
千佛岩又名千佛岭,也叫千佛崖,位于凤翔峰西麓、栖霞寺后,与明征君碑、舍利塔合称“栖霞三宝”,是南京惟一一处六朝佛教石刻遗迹。它建于公元484年,历时27年始成规模。千佛岩佛像题材多以释迦、阿弥陀佛、弥勒佛等为主,间有多宝佛、七佛、思惟菩萨等。
岭上岭下,依石壁造像,有立有坐,大小各异,或五、六尊一龛,或十来尊一室,姿态万千。窟间各朝名人题刻数十款,最早为梁中大通二年题刻,以北宋题刻为最多。现存石窟265个,造像532尊。千佛岩石刻造型古朴洗练,朴拙健美,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齐名,是南北朝时期我国雕刻艺术的杰作,也是江南仅有的佛教石刻艺术,享有“江南云冈”的美誉。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88号(近栖霞大道) 电话:+86-025-85766979 门票:淡季:25元/人次;旺季:秋季红枫节期间有所上调,门票价格为40元/人次;学生证半价,1.2以下儿童免费,导游费:30人以下(含)80元/场,30人以上90元/场。开放时间:5:30-17:30,7:00之前详情咨询景区 交通参考:南栖线、南上线、龙栖线、摄尧线、138线栖霞寺站,从市区到景区约40分钟,在火车站购买栖霞山门票可以免一程车费(仅限乘坐南栖线)
中国四大名刹之一《栖霞寺》
简介
栖霞寺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中峰西麓,三面环山,北临长江。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佛教“三伦教”的发源地,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南朝时与鸡鸣寺、丁山寺齐名。
栖霞寺介绍
栖霞寺位于栖霞山脚下,是栖霞山最出色的景点。该寺建于南朝,不可错过的古迹包括明郑钧纪念碑、佛塔和像微型云冈石窟一样的千佛岩。红枫节期间,红枫、银杏、古寺、秋色交融,美如画。
寺庙布局
寺庙的主体建筑呈东西走向。大门即哼哈殿,在最西端,竖有“佘山栖霞寺”(栖霞山又名佘山)匾额。你可以走过景区外写着“栖霞寺”的石牌坊到达大门,这也是整个栖霞山的大门。自西向东,游览中间有观音像的明静湖(彩虹镜),观音像分别位于道路南北两侧的钟楼、鼓楼和月牙塘,然后来到主要的寺庙。
明征君碑
月牙塘后面是弥勒佛殿,北侧的小亭很容易俯瞰。你一定要去看看。寺内有一座明碑,是为纪念少林寺创建者明高僧邵而建。这是中国仅存的唐代书法遗迹之一。碑首为六龙拱额,篆书“郑明君碑”为唐代书法家王之敬所书。碑的两侧,狮子头上装饰着西番莲。碑文由李志起草,书法家高题写。整个碑文2376字,四六韵,以十个名词结尾。
玉佛楼
寺内其他建筑有藏经楼;玉佛楼,楼内玉佛由佛光山创始人星云大师捐赠;鉴真鉴真雕像纪念馆(渡海大师纪念馆)等。
舍利塔
从巴陵宝殿往东不远处就是佛塔,始建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重建于南唐。这座佛塔有五层,高18米。你看基座和塔上的浮雕,上面刻着各种菩萨和佛教徒的故事。它们非常漂亮。
千佛岩
千佛岩在佛塔旁边,南齐开始雕刻。沿山壁有一洞雕有佛像,最大的在大佛阁,又称三庙、无量殿。也是最早在千佛岩上雕刻的石窟,这里的无量佛有十几米高。在第102窟,可以看到婀娜多姿的飞天形象,与敦煌飞天遥相呼应,被称为“东飞”。有趣的是,在最后一个石窟里,有一个石匠拿着锤子和铁锥的雕像。有兴趣的不妨找找看。
编辑:飞鱼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