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行走江湖

娄山关忆秦娥朗诵(念奴娇娄山关的配音)

娄山关忆秦娥朗诵(念奴娇娄山关的配音)

忆秦娥娄山关原文朗读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忆秦娥·娄山关》是现代革命家、文学家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从内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娄山关忆秦娥朗诵串词

娄山关,位于湖南省娄底市境内,是一座古老的关隘。这里曾经是南北交通要道,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传说和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忆秦娥朗诵串词。

忆秦娥,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她和丈夫一同守卫着娄山关。然而,当敌军攻上关口时,她的丈夫却因恐惧而逃跑了。忆秦娥不能容忍这种背叛,于是她在城楼上高声朗诵着:“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她用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爱情和信仰的坚定,也表达了自己对丈夫的失望和愤怒。

这首词也成为了忆秦娥的代表作品,更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一。每逢重要节日或纪念日,娄山关的游客们都会聚集在城楼上,共同朗诵这首词。他们用慷慨激昂的声音,传承着这个古老的传统,让人们不断地感受到忆秦娥的坚韧和勇气。

来到娄山关,我也有幸参与了这场朗诵活动。当我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的山峰和江河,听着游客们的声音,我不由得感叹这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我想,这是一种传承,一种精神的传承。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字和语言的传承,更是一种信仰和情感的传承。娄山关的忆秦娥朗诵串词,是一种永恒的精神财富,它将继续传递下去,永不消逝。

忆秦娥娄山关拼音

忆秦娥娄山关拼音是忆yì秦qín娥é娄lóu山shān关guān

全文

忆秦娥·娄山关

【作者】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译文

西风正壮烈地吹送,大雁鸣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嗒嗒的马蹄令人心碎,军号声声沉郁低回。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注释

1.忆秦娥: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该词牌名的最早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

2.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娄山关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处天险,此处战役关系着红军的生死存亡。

3.西风烈:烈,凛烈、猛风;西风劲厉。

4.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5.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详见词牌忆秦娥。

6.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

7.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