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情感知识

阿飞正传影评(《阿飞正传》深度解析)

阿飞正传影评(《阿飞正传》深度解析)

电影《阿飞正传》影评

电影《阿飞正传》一部属于孤寂时代的文艺片,由王家卫执导,张国荣、张曼玉、刘嘉玲、刘德华、张学友、梁朝伟主演。

电影旭仔以一分钟理论对售票员苏丽珍展开别样追求。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微妙的,就是这短短的一分钟,除了奠定整部影片的基调,也成了打开一段无脚恋的钥匙。

暴打老妈恋人源于他内心的原罪感,他觉得男人都是靠不住的,这点或许源于自身写照。

与舞女咪咪的情感源于一对做工精致的耳坠,两人意念中的心照不宣才是感情急速升温的根本。咪咪此时遭遇到了与苏丽珍同样的感受,不同之处,他表现的更为大度、从容、柔情似水。当其欲要离开、不舍离弃之时,她在试探对方底线的时候,自己防线全线崩溃。

当得知咪咪真名叫梁凤英时,旭仔内心似乎被什么触动了,随即一切又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当咪咪窈窕的身材扭动,妩媚动人之时,旭仔的内心深处得到了片刻的满足。如果过苏丽珍遇到的是无脚鸟在空中午睡的片刻,那咪咪遇到的旭仔无疑正遭受着内心世界的电闪雷鸣,因为之前的很多记忆不可能被他遗忘。

咪咪虽落入红尘,内心深处的一汪清泉是平静的、纯洁的、神圣的。她不止一次的想让这只无脚鸟落地。浅尝辄止,她太害怕它会飞走。偶尔表面的虚张声势恰恰表明了内心的不安,当得知一段情感无法挽留之时,她选择了暂时离开。

无脚鸟的故事源于其内心的孤寂、落寞、不安和没有归属感。这种没有归属感让他与老妈之间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鸿沟。对彼此来说,形成了不让对方离开,同时也要彼此饱受煎熬的恶性循环。

养母的话有些是违心的,旭仔的话很多是真心的。他倔强的时候就像个叛逆期的孩子。对于孩子而言,很多大道理是无法理解的。将一封有关旭仔身世的信交给他时,本以为是打开了一扇天堂之门,实则是一条通往地狱的绝路。

说起刘德华饰演的警察超仔,平淡而真实,平凡而富有安全感。超仔与失恋后的苏丽珍产生了暧昧之情,但这股暧昧之情只停留在雨夜漫步的步伐中。一个怕暧昧,一个怕拒绝。

苏丽珍的内心依旧无法忘记那一分钟,因为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时间可以流逝,感情却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被抹去。

歪仔由张学友饰演,戏份不多,却总能给人留下极深印象。开场以小贼为先导,中场对咪咪性的暗示,后场接捧旭仔车子、房子并将其去菲律宾的消息传递给咪咪。一场雨夜中的开车追逐戏和餐桌绝别戏,无不表达了自己真情实意。

养母的上海话或许还萦绕在耳边,苏丽珍内心深处或许还在想着那个人。说起咪咪,无法用言语表达爱恨;但无脚鸟启程了。

“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一直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时候。”

苏丽珍和咪咪有过两次交锋,都是为同一个男人,而不同之处,两人对同一个男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解析。

当咪咪找到旭仔老妈之时,情感上的共鸣跨越了时间、年龄、地域。女人是及其敏感的,也是极其脆弱的,更是极其感性的。

旭仔去了菲律宾,现实是残酷的,虽然没交代为什么没相见;但旭仔依旧觉得机会是彼此的,当然遗憾也是彼此的。

巧遇跑船的超仔,两人并经历了一番出生入死。刻意安排的片段打破了之前生活的随意性。两个不同情感观点的男人有个共同时间点“四月十六号下午三点”。有些人的无所谓,是有些人心中永远的得不到。无脚鸟的故事告一段落,他或许是飞累了,但下地则意味着死亡。

不得不提刘德华在菲律宾面对宾馆客服的态度,妹子确实漂亮。我想是个男人都不会拒绝,这一点或许纯属为无聊的生活点缀一番。生活就是这样,人们总是容易孤寂、落寞、失落、绝望。

时间观是无限放大的,将一分钟放大一百倍甚至一万倍,那就是一分钟。任凭这一分钟流逝,时间只待追忆。

时代印迹,九十年代的制作,反映六十年代的故事。没有了信仰、信念是极其可怕的,也是极其无助的,更是极其可怜的。二战刚结束十余年,香港依旧是英殖民地,首先就是文化认同感的缺失。九十年代,香港回归,依旧是这样的背景,两个年代似乎有了共通性。

随意性充斥其中,这种随意源于骨子里的懒惰、任性和不入俗套。一个人一直生活在可有可无的环境之中,就容易变得随意。

电影使用音乐,无论是结尾的梁朝伟梳理,还是森林融化的背景,无不使电影随意的主基调更加随意和生活化。

千万不要以为故事离我们很遥远,这样的故事其实每天都在上演,上一秒、这一秒、下一秒,永不休止。当咪咪孑身一人时尚装扮戴着墨镜踏上菲律宾土地时,我为这个女人而疯狂。

伪装,影片中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的伪装自己。苏丽珍为了保护自己而伪装,超仔为了掩饰内心的爱意而伪装,歪仔为了内心的性欲而伪装,咪咪为了不失去爱人而伪装,养母为依旧难以理解情感而伪装。而阿飞这个另类,选择了不伪装。伤害了苏丽珍,抛弃了咪咪,忘却了歪仔,误解了养母,用刀子捅伤办照人,看淡了与超仔的偶然相遇,被人枪杀在贯穿森林的列车上。

舞蹈,张国荣扭捏的身体结合音乐升华成了一种生活的状态。舞姿,梁凤英摇摆的舞姿结合音乐升华成了一种生存的状态。这种看上去有些荒唐、荒诞的状态有它存在的必然性,它是时代另一面的产物。

杜可风大师的摄影初具风格,无论是对张国荣的跟拍,还是对张曼玉、刘德华的带桥关系,张学友的左手局部推进,甚至是列车上电线杆的延绵不断,都是极富创意的。要说神来之笔,当属梁朝伟最后在低矮的房子里惊鸿一现。

关于梁朝伟的惊鸿一现,他所传递的是一种精神,是一个文化符号,更是表达阿飞式人物的存在感。

除了自我魅力的彰显,现实中的人何尝自己不是下一个阿飞。

影评人:王国振

阿飞正传的影片评价

《阿飞正传》被香港影评界视为经典之作。在香港电影史上,《阿飞正传》有着很高的地位,它是王家卫的成名之作,同时也是张国荣第一次真正发现自己,并自觉地以一位艺术家的标准来参照自己的一座里程碑。然而对于整个香港人而言,《阿飞正传》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那是有关香港人的归属感和漂泊感的一种精神历程。

《阿飞正传》是王家卫登上文艺片顶峰的代表之作,也是张国荣退出乐坛扬威影坛的开山之作。1990年,张国荣被王家卫邀请来演《阿飞正传》,从而成就了这部被香港影坛最出色的电影之一。旭片中张国荣成功塑造了一位孤傲叛逆的浪子形象,精彩传神的表演让他成功摘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桂冠。影片中旭仔的独白加上独舞是《阿飞正传》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段落,也是华语影史上最为经典的片段之一。

《阿飞正传》里,尽管张国荣演绎得非常有力度,但仍显示出了极强的自我控制力,给其他人留下了足够的发挥空间。整部《阿飞正传》用了大量笔墨来描绘旭仔的性感,导演的摄影、剪接,尤其是张国荣本人的演绎,使一个个镜头都如一双双倾慕的眼睛,映射出一个华语电影中罕见的性感男人。旭仔“找妈妈”这一情节的设置似乎也就成了一种仪式性的暗喻,而张国荣的表演恰好是对这一主题的深刻刻画。

从电影的艺术贡献角度来看,《阿飞正传》为人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视野,MTV式的镜头语言,奇特的镜头轨迹,非常规的构图比例,浓重又灰暗的色彩,后现代式对白方式,这些都深深的影响了香港电影,也成就了王家卫独有的电影风格。《阿飞正传》中没有一个人物是虚设的、无用的,每一个人物都代表着一种情感,并且导演可以把每一个人物的情感都处理的恰到好处,换句话说,张弛有度,该夸张的就尽情演绎,该含蓄的可能只有那么几个短短的镜头,一两句看起来可有可无的对白,但却让那份隐忍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

阿飞正传影评(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作品)

《阿飞正传》是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作品之一,由王家卫执导,梁朝伟、张曼玉主演。该影片于1990年上映,讲述了阿飞和萍萍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在乱世中的生存与奋斗。影片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美学表现手法,成为了香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剧情简介

影片讲述了阿飞和萍萍之间的爱情故事。阿飞是一名小混混,他和萍萍相识于一家酒吧。两人很快相爱并开始了一段浪漫的恋情。然而,乱世中的香港并不安宁,阿飞和萍萍都身处于危险之中。阿飞的朋友们一个个离开了他,萍萍也被卷入了黑帮斗争之中。最终,阿飞和萍萍的爱情也以悲剧收场。

美学表现手法

《阿飞正传》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美学表现手法,成为了香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影片采用了多种手法,如慢动作、快拍、跟踪镜头等,将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影片的音乐也是其一大特色。由陈奕迅演唱的主题曲《风继续吹》成为了香港乃至亚洲音乐界的经典之作,深入人心。

影片评价

《阿飞正传》是香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影片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美学表现手法,将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梁朝伟和张曼玉的出色表演更是为影片增色不少。影片中的主题曲《风继续吹》更是成为了香港乃至亚洲音乐界的经典之作。可以说,《阿飞正传》是香港电影的一部代表作,也是王家卫导演的代表作之一。

结尾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