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浪瞬间被冻住(大海会被冻住吗)
本文目录
青岛海浪翻涌瞬间为何被冻住
青岛海浪翻涌瞬间被冻住是因为1月6日晚青岛出现极端天气,室外气温接近零下17度。
日前,受极寒天气影响,山东省青岛市最低气温降至-18℃,直逼青岛历史极值。青岛沿海冰面持续扩大,厚度达4厘米,近海养殖业受到一定影响。
1月7日,有网友拍摄到青岛市市南区海浪上涌时逐渐结冰冻住的视频。市民张先生表示,最近气温出现回升,结冰的海浪也在逐渐化冻。
扩展资料
青岛9日、10日气温:
1月9日08时至10日08时,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大部海域将有7~8级、阵风9级的东北风,其中南海中东部部分海域风力可达9级、阵风10级,黄海大部海域、东海北部海域将有6~7级、阵风8级的北到西北风,渤海、渤海海峡将有5~6级、阵风7级的西北风,东海南部海域、北部湾将有5~6级、阵风7级的东北风。
1月10日08时至11日08时,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南海大部海域、北部湾将有7~8级、阵风8级的东北风,台湾以东洋面将有5~7级、阵风8级的东北风,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大部海域、东海东部海域将有5~7级、阵风8级的西北风或偏北风。
青岛翻滚的海浪被冻住,现在青岛温度这么低了吗
近日,山东青岛海浪结冰冻住,室外温度接近零下17度,打破市区历史最低温纪录。
2016年1月24日,市区出现了近30年最低温零下15.1度。青岛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记录的最低温度究竟是多少呢?
三九四九冰上走,一月份是青岛最冷的月份,2021年三九天才刚刚开始就出现如此低的气温,接下来会不会更冷了呢?冰期常常会出现在1月下旬,会不会出现更低的温度?
我们来看一看青岛市过去百年的气象记录大数据吧。
青岛百年气温记录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部沿海,是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青岛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庆幸的是青岛自从1898年就开始了规范的气象观测,积累了100多年珍贵的气象资料。
青岛市气象局曾发表论文,对青岛1899-2010年这112年间的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观测结果表明,青岛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全部存在增暖的趋势,而且年最低气温增温率最高,冬季增温最大。是不是说明气候变暖?
还会有历史新低的气温了吗?在年最低气温的记录中,1985-2005年处于年最低气温偏高的阶段,2005-2010年处于年最低气温偏低的阶段,而且未来很长时间仍将处于这个阶段之中。
年最低气温记录
也就是说,虽然青岛气候有变暖的趋势,但是仍处在一个年最低气温偏低的阶段,年最低气温仍然有可能出现新低。会不会是这样的呢?
再来看看北京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青岛1900-2002年气温的结果分析。学者们认为青岛的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都表现出20年一个周期。
也就是说,2005-2025年,这20年将会是年最低气温偏低的一个周期。所以,未来仍将有可能出现年最低气温偏低的情况,但是不是2021年,或许不能确定。
2021年青岛的气温还会更低吗?年最低气温地图上可以看到,从1899年有气温记录以来,青岛市区历史最低气温出现在1931年,温度为零下16.4度。这一历史低温发生在1931年1月10日。
可以说,2021年1月8日到9日青岛出现的近零下17度气温,算是正式打破了1931年的历史纪录。但是,接下来的冬季还会不会有更冷的天气呢?
1930年代中山公园的雪景
小编不是气象专家,就不过多妄加猜测了。
2021年这次的低温与1931年最低气温几乎出现在同一天,或许告诉我们接下来不会有更冷的天气了,而且青岛的气温已经开始回暖了。
不过严寒天气应该还是会有的,毕竟青岛每年严寒天气平均有9天左右,最多的年份有22天。胶州湾地带在一月中下旬出现初冰期并不少见,所以严寒天气应该还会继续,但是不会这么冷了。
山东青岛海浪翻涌的瞬间被冻住了,这个场面究竟有多美
山东青岛海浪翻涌的瞬间被冻住了,这都是因为最近气温实在是太低了。由于1月6号晚上实在是太过寒冷,零下17度的低温,导致海水翻滚的时候瞬间结冰,一边是流动的海水一边是冻结的波涛,仿佛处在两个次元,白色与蓝色交织错杂,波光粼粼却又带着晶莹剔透。很多网友看到这样的场面都直呼感觉时间被定格一样,更有很多人在评论中调侃海浪对妈妈说今晚不用做我的饭了,我回不去了。不过这种奇异的景象并没有维持太久,这几天气温回升之后结冰的海浪都开始陆续融化。
我的朋友恰好在青岛,当时她也给我拍了视频还跟我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厚的海冰,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去了北极圈呢!2020年的冬天属实要比往年寒冷一些,通过电网的负荷就能看出在这个冬天,人们使用电能取暖的次数与频率加大了很多。其中尤其以南方最甚——北方虽然相比,南方更加寒冷,但是却有着南方所没有的暖气。北方的集体供暖使得家家户户都充满干燥与温暖,而南方潮气与冷气交织,导致家家户户只能使用空调来取暖,这样耗电量就会激增。
蓝色的波涛汹涌本应温柔的落下,却凝固在半空迟迟不肯落下,冰冷的场景让我不禁想到了北极圈与南极圈的现状。不同于山东青岛的海水瞬间结冰,南极与北极的冰山因为全球变暖的影响在不断地融化。数以千计忘记的极地生物们(比如北极熊,企鹅,海豹,海狮等……)因为栖息地的缩减导致无家可归,甚至濒临灭绝,而罪魁祸首则是我们无法阻止的全球变暖。而全球变暖形成的原因有极大部分是因为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破坏了臭氧保护层,冰山融化导致水平面上升,同时曾经沉湎于地下数亿年的古代生物也因此被暴露在遥远的如今。
我们尚且不知道这是什么,也无法猜测这些曾经沉眠在地下的生物重新现世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但我们应该意识到,从现在开始就应该保护环境节能减排,要知道如今全球变暖的恶劣影响在不断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而极端天气的出现也更印证了全球变暖的恶劣影响远比它带给人们的益处要多得多。蔚蓝色的海水凝结成冰的奇特景象,固然美丽又壮观,令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之中,很多人可能穷极一生都无法见到,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美丽之后的悲哀,提高自己的警惕,用长远的目光为子孙后代,塑造一个健康绿色的未来。
青岛海浪翻涌瞬间被冻住是怎么回事
1月7日,山东青岛有网友拍摄到市南区海浪上涌时逐渐结冰冻住的视频。市民张先生表示,6日晚青岛出现极端天气,室外气温接近零下17度。张先生称,最近气温出现回升,结冰的海浪也在逐渐化冻。
像这样被冻结的海浪确实是一道奇观,原本动态的画面一下就变为了静态,看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有气象专家表示,“最近这两次寒潮都是典型的‘横槽转竖’型冷空气过程,相当于水盆子90度翻转,哗的一下子巨量冷空气倾泻而下,强度强、南下移速快,堪称‘速冻’。”
扩展资料:
我国其他地方也出现隆冬奇景
事实上,受强降温影响,我国其他地方也出现隆冬奇景。
近日,由于温度持续走低,壶口瀑布下游河道封冻数十公里,十里龙槽形成封河景观。受此影响,上游壶口瀑布河道水位上升,与河岸齐平,壶口瀑布落差也几近消失,给人们以别样的美感。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青岛海浪翻涌时瞬间结冰被冻住,市民:低温天气,接近零下17度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