鳙鱼的品种鉴别(常见猫品种)
其实鳙鱼的品种鉴别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常见猫品种,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鳙鱼的品种鉴别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怎样分辨鱼的公母
首先是观察体形,雌鱼体形短圆,雄鱼较瘦长。如果饲养的是高头、虎头、狮头等品种,可观察其头部,雌鱼的肉瘤较低欠丰满,雄鱼则高而饱满。其次是观察鳃盖,到了繁殖期,雄鱼鳃盖有稀散的突起点状追星。雌鱼的胸鳍短而端圆,雄鱼胸鳍较长,尾端尖,繁殖期胸鳍上也有追星。雌鱼的泄殖孔圆而稍大,呈梨形,柄端向前,近胸鳍,微向外凸;雄鱼棱形稍小,如枣核,两端较尖,中间膨大,平而稍凹。还有就是繁殖期的雌鱼游动较慢,反应亦较迟钝;雄鱼游动活泼,追逐灵敏。最后是观察鱼的腹部,雌鱼腹部柔软,自腹至肛,硬棱不显,繁殖期腹部膨大滚圆;雄鱼腹部较硬,自腹至肛有明显硬棱,繁殖期不膨。不过这一点不能误判,因为有的金鱼品种,不论雄雌腹部都是膨大滚圆的,在鉴别时一定要细心分辩。
鉴别四大家鱼雌雄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主要是从胸鳍上来区别。
我国南北各地家鱼成熟年龄有较大差异,一般规律是:南方成熟较早,个体较小;北方成熟较迟,个体较大;雄鱼较雌鱼早熟一年。
选留亲鱼的雌雄搭配比例一般应在
1.在胸鳍前面的几根鳍条上,特别在第一鳍条上明显的生有一排骨质的细小栉齿,用手抚摸,有粗糙、刺手感觉。这些栉齿生成后,不会消失。
2.腹部较小,性成熟时轻压精巢部位有精液从生殖孔流出。
1.在胸鳍前面的几根鳍条上缘各生有向后倾斜的锋口,用手向前抚
2.腹部较小,性成熟时轻压精巢部位有精液从生殖孔流出。
1.胸鳍鳍条较粗大而狭长,自然张开呈尖刀形。
2.在生殖季节性腺发育良好时,胸鳍内侧及鳃盖上出现追星,用手抚摸有粗糙感觉。
3.性成熟时轻压精巢部位有精液从生殖孔流出。
基本同草鱼。在生殖季节性腺发育良好时除胸鳍内侧及鳃盖上出现
1.只在胸鳍末梢很小部分才有这些栉齿,其余部分
2.腹部大而柔软,泄殖孔常稍突出,有时微带红润。
2.腹部膨大柔软,泄殖孔常稍突出,有时稍带红润。
1.胸鳍鳍条较细短,自然张开略呈扇形。
2.一般无追星,或在胸鳍上有少量追星。
3.腹部比雄体膨大而柔软,但比鲢、鳙雌体一般较小。
基本同草鱼。胸鳍光滑,无追星。
如何鉴定鱼种质量,如何鉴别鱼的品种
(1)看出塘规格是否均匀。同种鱼种,凡是出塘规格均匀的体质都较健壮,而个体差距大往往成活率较低。
(2)看体色。通过鱼种的体色鉴别体质优劣。草鱼:鱼体淡金黄色,灰黑色网纹状鳞片明显;鱼体越健壮,淡金黄色越显著。鲢鱼:鱼体背部银灰色,两侧及腹部银白色。鳙鱼:鱼体淡金黄色,黑色斑点不明显。鱼体越健壮,黑色斑点越不明显,金黄色越显著。青鱼:鱼体色青灰带白,鱼体越健壮,体色越淡。如果鱼种体色转深,或呈乌黑色,则是瘦鱼或病鱼。
(3)看体表是否有光泽。健壮的鱼种体表有一薄层粘液,用来保护鳞片和皮肤,免受病菌侵入.所以体表呈现一定光泽。而病弱受伤鱼种缺乏粘液,体表无光泽。
(4)看鱼种游动情况。健壮的鱼种游动活泼,逆水性强,在网箱中密集时鱼种头向下,仅看到鱼尾在不断煽动。否则为劣质鱼种。
(5)抽样检查。鱼种的体长和体重的增加,在一般情况下是相对的,所以可以根据体长与体重的关系来鉴别鱼种质量。方法是选择同一种规格相似的鱼种称够1千克,计算尾数,同优质鱼种规格标准尾数相对照,大致相同的为优质鱼种,相差太远为劣质鱼种。以鲢鱼和草鱼为标准,体长:8厘米、10厘米、12厘米、13厘米、15厘米、17厘米,相对应的每千克尾数:37.5、25.17.、5.10、7.5、5。
如何分辨鱼的公母
有关罗汉鱼的起源众说纷纭,但综观来说马来西亚、泰国甚至台湾存在有罗汉鱼的前身。如何分辨罗汉鱼的公母呢?
对于罗汉鱼怎么分公母这个问题,一般用以下五点来区分:
1.棘条背鳍:第一至第六条棘条背鳍较粗呈圆形是雄性,如较细呈扁形则为雌性。
2.腹鳍:用手触摸腹鳍,较硬的是雄性,较软的是雌性,因雌性繁殖时须用腹鳍摇动为鱼卵提供氧气,防止细菌侵入,更能用来扫除杂物。
3.鱼胸较尖多为雌性,鱼胸较圆多为雄性。
4.体形:通常鱼身较粗壮的是雄性。
5.生殖孔:生殖孔突出呈V形为雄性,生殖孔突出呈U形为雌性。
以下,将会为大家公开关于罗汉鱼仔鱼、成鱼公母的区分方法:
花罗汉属于杂交鱼种,背鳍黑点分辨的方法并不准确。但一般分辨雌雄的方法,却也无法使用在小罗汉身上,所以利用原亲系分辨方法增加辨别小罗汉雌雄的机率。
一般小公罗汉较胆壮,小母罗汉容易惊吓发黑。在喂食不足情况下,将手轻轻挥动,不躲开大多是雄性,而持续躲在脚落发黑通常为雌性。饱食时,一般小变异如人靠近,小母罗汉大多会乱窜,小公罗汉会紧缩到一旁角落。
淡水鱼品种知识
淡水鱼品种知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食用鱼,因为鱼肉软嫩鲜美,烹饪方式也有很多,经常吃的鱼一般都是海水鱼或者淡水鱼,淡水鱼的品种有很多,那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淡水鱼的品种吧。
罗汉鱼初级淡水鱼一生只能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占总全球鱼类33.1%,约8600种。例如:鲶鱼、罗汉鱼。
次级淡水鱼一生大部份时间生活在淡水,偶尔活动或栖息于半淡咸水、海水中的鱼类。占总全球鱼类8.1%,约2100种。例如:吴郭鱼、大肚鱼。
周缘性淡水鱼栖息于海水或半淡咸水,其生活史亦会在淡水中生活,或进入半淡咸水中活动的鱼类。包括溯河性鱼类、降海性鱼类及偶然进入河川生活的海水鱼。占总全球鱼类0.6%,约160种。例如:蛇鳗、牛尾鱼。
按洄游性分类一生都生活于淡水中且无洄游性的鱼类。无洄游性纯淡水鱼例如:鲶鱼、罗汉鱼。生涯史中,某段时间生活于淡水、海洋等不同盐度的水域。包括溯河性鱼类、降海性鱼类。
因地理而与海洋隔绝的陆封性洄游鱼类。
例如:樱花钩吻鲑、香鱼。又可分为两类:淡水域洄游鱼类、河海洄游鱼类。
淡水域洄游鱼类淡水鱼的生涯史中,包括洄游,都在淡水中进行。例如:埔里中华爬岩鳅。
河海洄游鱼类其生活史中,会经过不同盐度的栖息地。河海交界处是它们洄游必经之地。例如:日本秃头鲨。
河口性鱼所有生活在淡咸水交会区及海水的鱼类。例如:棕塘鳢。
两者外在区别主要是体色。青鱼又叫乌鱼、螺蛳青,背部和鳍部呈显着的青黑色。头比较尖,肠子短,仅比自身的体长稍长些。它肉嫩味鲜,特别是尾巴,肥而不腻,为美食家所称道。草鱼又叫青鱼、鲩鱼。体色比青鱼淡;呈青黄色,胸鳍和腹鳍略带灰黄色。头较钝,肠子长,约为体长的2倍多。
主要区别是体色和头。鲢鱼又叫白鲢、鲢子,呈银白色,头较小,头长与体长之比为1:4;而鳙鱼的'头明显地大得多,头长、体长之比达1:3,所以它又名胖头鱼。
胖头鱼体色比鲢鱼深,杂有不规则的黄黑色斑纹,因而又叫它“花鲢”、“黄鲢头”。味道虽不及青、草鱼,但比白鲢好,尤其是它的头,味道特别鲜,故有“青鱼尾巴花鲢头”的赞誉。
这3种鱼外形酷似,食性也差不多,主要区别在于体形,鳊、鲂鱼虽都偏薄,但鲂全体形更显得横阔竖短,背更隆起,体长与体高之比经为2:1-2:2,而鳊鱼的长高比约为2:5-2:9。旁皮比鳊、鲂鱼小得多,一般长到8厘米左右,它共有二、三十种,小的仅4厘米许,大的也不过15厘米。
雄鱼在雌鱼产卵期间,体呈带红的银白色,闪闪发亮,称为婚姻色。旁皮是野杂小鱼,当心误为鳊鲂幼鱼,油炸旁皮鱼十分鲜美,简直可同凤尾鱼媲美。
主要区别于有无“胡子”,鲤鱼的口缘两则有两对触须十分好辨认。此外它的背比鲫“驼”一点,体呈纺锤形,呈青黄色,而鲫鱼是灰青色,体较侧扁些。同龄鱼相比,鲤鱼要大,鲫鱼少见到单条超斤的。南方人说鲫鱼好吃,北方人却认为鲤鱼好,“南鲫北鲤”,确是各有千秋。
关于鳙鱼的品种鉴别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