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动态

人体工程学设计的键盘(人体工程学鼠标)

人体工程学设计的键盘(人体工程学鼠标)

为什么人体工程学键盘没有完全取代普通键盘

个人觉得有三个主要原因:

1,人体工学和健康办公观念没有普及。人体工学这样的概念这两年才从国内开始推广,就连大学都没有这样的专业,更别说普通消费者对这块的了解了,主要是从国外兴起的学科,国外都发展很多年了,而国内才开始起步。

2,价格的问题。要知道只要是刚开始兴起的东西,价格比如不会很低,尤其是这种还未大规模普及的产品,价格比如要比普通键盘要要。研发成本也要比普通鼠标高,而加上消费者认识不足,看不到附加的价值,所以觉得只要鼠标能用就行,根本没有考虑舒适度和健康度的问题。

3,就是没有特别有影响力的人体工学品牌,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人体工学品牌比如乐歌,麦塔奇人体工学等这样的企业,也才是这两年布局国内市场,之前由于海外市场相对成熟,销量能上去,所以重点都在于国外市场,国内市场虽然市场份额大,但教育和培养用户习惯的难度也比较大,成本反而很高。

当然除去这几个原因以外,肯定还会有很多其他原因,比如消费需求不一样。但总的来说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优质产品和用户体验越来越重视,不仅仅只追求廉价的商品。尤其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年轻阶层,心态更开放,更愿意接受新事物。

所以未来肯定是人体工学鼠标键盘慢慢普及,进一步挤压普通鼠标键盘的生存空间。

人体工程学键盘的特点

人体工程学键盘是一款具有概念意义的产品,其采用人体工学设计,能够使用户在使用键盘时按照自然的姿势敲击键盘,可以说是专为懒人设计的。不过由于其奇特的造型和舒适的手感,得到了不少玩家的认可,这类键盘在正规的行货市场上也极为昂贵,比普通键盘的售价高出许多。

对于过去的人体工程学键盘来说,造型虽然满足一些玩家的要求,但键盘高度与左右的摆放角度都不可调节,从而剪刀式的人体工程学键盘诞生了。

做为人体工程学键盘来说,分裂式剪刀键盘具有独特的水平和垂直面调节功能,鼓励手腕保持一个中立的位置,没有向上或向下的弯曲,从而也减少了腕管综合征的发生。它非常方便调整键盘的高度和角度,具有三维和扭转的特性,以适合每个人对键盘的要求。

这种键盘也充分考虑到了人手打字时,手指所移动的范围,为了减少右手的活动量,Minicute Goldtouch去掉了右区的数字键,并让人体中心自然正对字母中心。垂直方向的调整把手掌从水平面移动到一个更加垂直、后仰的平面,自然的姿势。你的手越放松,手的疼痛的机会就越少,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从今天起,让你的手以更自然的姿势打字。

人体工学键盘凭什么贵我在罗技K860上找到了答案

---------------------------------

随着电竞事业的普及,不少曾经被当作是智商税的游戏外设逐渐成为了用户选择电脑外设时的心头好,曾因成本与手感被薄膜键盘取代的机械键盘就是最好的例子。尽管20年前用户普遍对这种「又重又硬」的键盘表示反感,但在20年后,机械键盘已经成为了「高端键盘」的代名词,更有甚者将机械键盘与「工作健康」挂钩,将其列为所谓的生产力工具之一。

但问题是在这20年间人类的手腕、手臂结构与机械键盘的造型并未出现显著的进化,那些曾因机械键盘而产生的「职业病」放在20年后的今天依旧成立。比如因手掌长期内翻而导致的手臂肌肉劳损,至今仍困扰着上班族们。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把上班族从潜在的职业病中解放出来呢?

你好,有的。人体工程学键盘不妨了解一下。

今天的主角是我自费购买的罗技K860人体工程学键盘,不牵涉任何广告投放。大家也没有必要真就照着我这个买,只要了解一下人体工学键盘这类产品用起来怎么样就行。

先说一下我的个人状况:大学四年因专业原因需要长时间与键盘打交道,工作后几乎也是全天在键盘前蹲热点。在体验了各大品牌的各类轴体后,我现在打游戏用的是定制的MX红轴左手键盘,平时工作用的是苹果的妙控键盘和罗技的MX Craft。上班不用机械键盘的原因很简单:

对于需要长时间输入的人群来说,「轻」「脆」「灵敏」的中短键程薄膜键盘会是长时间高速输入时更好的选择。说到短键程键盘,其实市面上也有TLK机械轴或者矮轴可供选择,但因触发力度的原因,我觉得还是刚才提到的两把键盘更适合我。

从手感来说,罗技K860(下文简称K860)的按键手感和我平时常用的MX Craft差不多,仔细对比的话,K860用起来触发力度可能要更高一些,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两把键盘使用新旧程度的问题。两者键程大体上一致,但就触发后段来说,MX Craft会更「爽脆」一些,没有K860那种「绵」的感觉。

既然两者手感差不多,那为什么我要一千块买这把键盘回来呢?没错,只因为它采用了人体工学外观设计。

和市面上绝大多数人体工学键盘一样,K860采用了拱形键盘设计,键盘「G」与「H」键中间的间隔为界,分布在拱形底板的左右两侧。采用拱形设计的好处有两个:

首先,中间拱起,两边下坠的设计让两个手掌处于两个不同的平面,手掌也不再是平行于桌面,而是于桌面保留了一定的角度。这样的设计可以缓解因手腕长期内翻而引致的手臂拉伤,让手臂可以沿着肘关节的方向自然延伸。不需要在末端强行扭平。

其次,「分体」,或者说「分家」式的设计扩大了两个手掌之间的间距,让手腕不需要以大角度弯着挤在一起。同时键盘的左右两边与空格中线也呈现了一定角度,让打字时肘关节可以略宽于肩部,从而缓解对手臂的压迫。

因键盘中心采用了拱形设计,K860需要一个足够大的掌托来支撑用户的手腕,K860的掌托就优秀地起到支撑的作用。这个掌托不像那些一味求软的掌托:它表面富有弹性,但柔性缓冲物料下方的基板同时也对手腕起到支撑作用。它既不会让手腕与键盘之间有明显的高低差,也不会在一天使用过后给手掌留下红色印子,可以说非常舒适。

尽管我对这个键盘赞赏有加,但这段时间用下来,K860身上依然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先说说这个掌托,没错,这个掌托确实很舒服,但它与键盘采用了一体式设计,两者不可拆卸。通常来说人体工学键盘几乎不存在拆卸使用的可能,但K860的键盘与掌托之间有一道非常明显的接缝,长时间使用后清洁起来可能比较麻烦。

再有就是键盘本身性价比的问题了,我知道,999元在人体工学这个大坑里其实并不算贵,设计一款人体工学产品背后也需要大量的研究和人体测试数据,这些都意味着高昂的设计成本。但问题是罗技现阶段「旗舰办公键盘」MX Craft定价1299元,与MX Craft做工接近的MX Keys定价900元。而我们的主角K860,尽管定价来到999元,但功能与做工却依旧停留在2XX一把的OEM键盘水平:

印刷键帽和键盘本体采用了一样的处理工艺,键盘没有距离感应和光线感应,没有背光没有旋钮,还要用7号电池供电。除了原生支持Mac布局快捷键外K860还真的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可以说人体工学是K860唯一的卖点。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我想提醒没用过人体工学键盘的朋友们:人体工学键盘对「标准指法」有较高的要求,如果你打字习惯「左手按T」或者「右手按B」,初尝人体工学键盘你可能连字都不会打。

那么问题来了,在写完这篇文章后,我会继续用K860吗?还是会二手卖掉出掉回去用MX Craft?这个选择并不简单,Craft的自动背光和旋钮在修图时非常好用,但K860的人体工学造型确实也可以缓解手腕和手臂的疲劳。两把键盘都有吸引我放下另一把的独特卖点,但也都有着自己的不足。如果可以的话,K860造型的MX Craft会是我能想象到的最优解。

但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我一开始之所以购买人体工学键盘,不就是为了从腱鞘炎中解放出来吗?如果罗技以后真的推出MX系列的人体工学产品(MX Ergo?),我会毫不犹豫的第一时间购买,但在此之间,K860会是罗技现行产品架构下最适合我的选择。

这就是我想给大家推荐罗辑K860人体工学键盘的原因。

----------------------------------

什么叫做人体工学键盘

人体工学键盘显著的特点是:在水平方向上沿中心线分成了左右两个部分,并且由前向后歧开,呈25°夹角。使键盘适应操作者的手心和前臂轴心自然成一直线的特点,解决普通键盘要求的手腕与手臂拗折的状况。

人体工学原理是一个概念和标准,它符合人体自然的结构特征,能带给人体最佳使用感受。它的外观与传统键盘大相径庭,优美的流线设计,暖色的运用,不仅美观而且实用性强。

当我们在使用键盘时,前臂通常会自然形成一个弯度,普通的键盘的构造,要求我们的手在敲击键盘时保持平行,所以手腕会拗折。新键盘采用反向倾斜设计,整个键盘的最高点从操作者这一侧向前与桌面形成20°夹角,键面设计前低后高,因为人手向下的自然姿势是最舒适,操作时可将手腕放在加宽加厚的手托上。同时又考虑到左、右手的位置,键盘设计增加了从中间向两边侧向倾斜,与桌面成10°的夹角,从而舒缓手与前臂造成的压力,使手腕和前臂保持一贯的姿势。

键盘增加了托手,解决了长时间悬腕或塌腕的劳累,并将两手所控的键位向两旁分开一定的角度,使两臂自然分开,达到省力的目的。目前这类键盘品种很多,有固定式、分体式和可调角度式,以适应不同操作者的各种姿势。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