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金属机器人(液体机器人的原理)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液态金属机器人,以及液体机器人的原理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关于终结者2里的液态金属机器人
液氮里凝固破碎、遇钢水融化凝合、握着铁栏杆手上出现栏杆的花纹、踩到地板出现地板的花纹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金属也是一种晶体
在温度不同的时候可以显现出不同的物理特征
就像水在不同的温度又不同的形态一样。
最后被施瓦辛格打死的枪是什么枪,它成为那个形状不能复原是怎么回事?它既然是液态金属为什么会有智慧思维、有视觉听觉、能说话?
这些应该是导演剧本里面编演出来的,想像出来的一种高级人工智能
一部电影:机器人可以化成铁水的是什么电影
是(终结者2)
剧情简介
20世纪末的1997年7月3日,人类研制的全球高级计算机控制系统“天网”全面失控,大批的机器人有了自己的意志,将人类视为假想敌人,并发射核弹到地球的各个角落,杀死了几十亿人。余下来的人类在一个叫约翰·康纳(John Connor)的人领导下,团结在一起,用有限的资源和武器与强大精良的机器人周旋作战,并逐步扭转了战局。机器人为了挽回败局,于2029年派出了机器人杀手T-800回到1984年去杀死约翰·康纳的母亲康纳·莎拉(Connor Sarah),那时的约翰·康纳还没有出生。而约翰·康纳得知后亦派出人类战士同回1984年去保护自己的母亲。一番恶斗之后T-800被击败,不甘失败的机器人复又派出更为先进的液态金属人T-1000回到1995年核屠杀之前去直接杀死只有10岁的小约翰,而约翰本人也派出经过改良成为人类助手的T-800去保护童年的自己。在经历了与T-1000危险紧张的追杀之后,约翰与莎拉终于相信了T-800不再是11年前那个狠辣无情的机器杀手,为了改变人类的命运,约翰、莎拉和“终结者”找到了天网系统的研究者,塞伯公司的技术总监莫尔斯戴森,并销毁了一切有关天网的资料,并在随后的炼钢厂中终于彻底终结了T-1000。为了最终毁灭一切芯片,T-800做出了牺牲自己的选择,自沉钢水之中毁灭。本片在首映后的次年获1992年度第64届奥斯卡四项大奖:最佳音效、最佳视觉特效、最佳录音和最佳化装。
终结者3中的女机器人,比2代的液态金属强在哪
T-X女性形态(无论是人类外观还是骨骼结构),“合金内骨架+超密度装甲+液态金属”的构成方式,是将这三种截然不同的形式完美结合的杰作。它的骨架外面是一层坚固的装甲,类似于T-900[1]的身躯,可以防止严重损伤,抵抗巨大冲击。皮肤和T-1000一样由液态金属构成,主要是为了能随意的进行外表模拟,使之更好的融入人类活动区域。内部的合金骨架坚固无比,拥有惊人的抗性,而且具备超精细的局部变形能力(机械式变形,非融化式变形)。
双手都可以变形成各式各样的武器,强力武器为等离子枪,其它武器则有火枪与电锯等装备。手臂变形成等离子枪的时间大概为2秒,蓄力时间为3秒,其攻击带有电磁效果,可使任何电子机器陷入瘫痪甚至直接永久性损坏,并且对大多数攻击对象都能产生爆炸般的破坏效果。此外,T-X还可以复制任何系统的程序,也可侵入其他的计算机系统,利用纳米注射器输入病毒,篡改程序,以达到支配和控制的目的。
T-X比任何一般意义上的终结者型号都要更快、更强、更聪明,被称为终结者中的终结者。T-X不但是人类的噩梦,也是其他敌对终结者的克星。一般认为T-X是T-1000的改进版本,但事实上它们并非同一系列的终结者[2],T-1000的改进型号有T-1001、T-1002、T-XA以及《终结者2-3D》登场的T-1000000(T-Meg)[3]。
在漫画中,T-X在天网的实力比较实验中。单挑1个T-800,第一次T-800使用加特林机枪扫射未能成功,被打倒在地。接着单挑1个T-1002,T-X使用电锯无效后通过2发等离子炮将其击败。第二次与T-800对决,使用火枪攻击后切换成等离子炮一击消灭。
在另一部漫画里,T-X单挑1个时空穿越的终结者T-Infinity[4],结果被对方摧毁。
如何评价自主运动可变形液态金属机器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家造出了世界首台液态金属机器,这一成就被外媒形容为制造出“终结者”。
据中科院理化所网站,2015年3月3日,由刘静研究员带领的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医学院联合研究小组,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Self-Fueled Biomimetic Liquid Metal Mollusk”(2015)的研究论文,迅速被New Scientist、Nature研究亮点、Science新闻等数十个知名科学杂志或专业网站专题报道,在国际上引起重要反响和热议。此项研究于世界上首次发现了一种异常独特的现象和机制,即液态金属可在吞食少量物质后以可变形机器形态长时间高速运动,实现了无需外部电力的自主运动,从而为研制实用化智能马达、血管机器人、流体泵送系统、柔性执行器乃至更为复杂的液态金属机器人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这是该小组继首次发现电控可变形液态金属基本现象(Sheng et al., Advanced Materials, 2014,封面文章;Zhang et al., Scientific Reports, 2014)之后的又一突破性发现。这种液态金属机器完全摆脱了庞杂的外部电力系统,从而向研制自主独立的柔性机器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文章被选为期刊内前封面故事,Altmetric计量学数据显示其指数已达71.0,远高于期刊平均值6.7,在同时期论文中则排名No.1。研究揭示,置于电解液中的镓基液态合金可通过“摄入”铝作为食物或燃料提供能量,实现高速、高效的长时运转,一小片铝即可驱动直径约5 mm的液态金属球实现长达1个多小时的持续运动,速度高达5cm/s。这种柔性机器既可在自由空间运动,又能于各种结构槽道中蜿蜒前行;令人惊讶的是,它还可随沿程槽道的宽窄自行作出变形调整,遇到拐弯时则有所停顿,好似略作思索后继续行进,整个过程仿佛科幻电影中的终结者机器人现身一般。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液态金属机器人和液体机器人的原理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