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水系统分类(空调水系统阀门大全)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空调水系统分类,以及空调水系统阀门大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空调制冷系统的分类,
1)按照系统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单一功能式和组合功能式。单一功能式是指制冷
系统和暖风系统各自独立、自成系统,通常用于大、中型客车。组合功能式是指制冷系统和暖风系统共用一个鼓风机和一套操纵机构,又分为制冷、暖风同时工作两种方式,常用于轿车。
2)按照制冷系统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独立式和非独立式两种。独立式制冷系
统的压缩机由专用空调发动机(又称副发动机)驱动,空调的工作状态不受汽车发动机工况影响,具有工作稳定,制冷量大等优点,常用于大、中型客车。非独立式制冷系统的压缩机由汽车发动机驱动,空调工作状态受发动机工况的影响,常用于中、小型汽车。
3)按照暖风系统热源的不同可分为独立式和非独立式两种。独立式暖风系统是
在汽车底盘上加装一个发热器,常用于大、中型客车。非独立式暖风系统的热量来源于汽车发动机冷却液,通过热交换器将冷却液的热量传递给周围的空气,升温后的空气由离心式鼓风机吹入车内,使车厢内温度升高。由于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热量有限,故非独立式暖风系统只适用于微型汽车和轿车。
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工作时,制冷剂以不同的状态在密闭的系统内循环流动,每一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基本过程。
1)压缩过程:压缩机吸入蒸发器出口处的低温(0℃)、低压(0.147MPa)的
制冷剂气体,将其压缩成高温(70℃~80℃)、高压(1.471MPa)的气体排出压缩机。
2)冷凝放热过程:高温、高压的过热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压力和温度降
低。当气体温度降至40℃~50℃时,制冷剂气体变成液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3)节流膨胀过程:温度和压力较高的制冷剂液体通过膨胀阀装置后体积变大,
压力和温度急剧下降,以雾状(细小液滴)排出膨胀装置。
4)蒸发吸热过程:雾状的制冷剂进入蒸发器。此时制冷剂的沸点远低于蒸发
器内的温度,因此制冷剂液体蒸发成气体。在
空调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如何分类
空调由制冷系统、通风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箱体系统四部分组成。
1、制冷系统是每种空调器最基本的系统,它是实现空调器制冷或制热功能的主要部分;通风系统是实现热交换的部分,它把制冷系统所产生的冷量送到室内去,并把冷凝器中的热量送到室外去;
2、电气控制是空调器的操作系统,有机械式控制和电子式控制两种方式,有了它才能使空调器按照人们的意愿去工作;
3、箱体专系统是空调器的支撑基架,各种零部件都安装在它的上面。四个系统按照各自属的功能组成一个整体,就成了一台完整的空调器。
空调系统分为以下几类:
1、全空气系统
全空气系统还可以调节空调室内的温度,由处理过的空气控制。
2、全水系统
这种系统以水为介质来控制室内的冷热。不完善的水系统无法解决房间的通风功能,一般不会单独使用。
3、空气+水系统
该系统结合了全空气系统和全水系统,而增加了全水系统的通风。
4、制冷剂系统
制冷剂系统的温度控制由制冷剂承担。在缺少少制冷剂的情况下,系统不能起到温度控制的作用。
扩展资料:
早些年代的典型中央空调机组主要由冷水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和主机三部分组成:
1、主机蒸发器的低温冷冻水经制冷泵增压送到冷冻水管道(出口),进入室内进行热交换,带走室内的热量,最后返回主机蒸发器(回水)。室内风扇通过冷冻水管吹气,降低空气温度,加速室内热交换。
2、冷却水循环部分由冷却泵、冷却水管、冷却水塔、冷凝器等组成。冷水循环系统在进行室内热交换时,会带走大量的室内热能。
热能通过主机中的制冷剂传递到冷却水中,从而提高冷却水的温度。冷却泵将加热后的冷却水压力送入冷却水塔(出口)与大气进行热量交换,降低温度后送回主机冷凝器(回水)。
3、主机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制冷剂(制冷剂)组成。其工作周期为:首先,低压气态制冷剂经压缩机增压进入冷凝器,逐渐凝结为高压液体。在冷凝过程中,制冷剂释放出大量的热能,被冷凝器中的冷却水吸收,送往室外冷却塔,最终释放到大气中。
随后,当冷凝器内的高压液体制冷剂流经蒸发器前的节流减压装置时,由于压力的突然变化而蒸发,形成气液混合物进入蒸发器。制冷剂在蒸发器中不断蒸发,同时吸收冷冻水的热量,使冷冻水达到较低的温度。最后,蒸发器中的制冷剂变成低压气体,再进入压缩机,以此类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分为哪三种
空调系统的三种分类如下:
1、全空气系统
这种系统是空调房间的冷热负荷全部由经过处理的空气来承担。集中式空调系统就是全空气系统。
2、全水系统
这种系统是空调房间的冷热负荷全部管水作为冷热介质来承担。它不能解决房间的通风问题,一般不单独采用。无新风的风机盘管属于这种全水系统。
3、空气、水系统
这种系统是空调房间的冷热负荷既靠空气,又靠水来承担。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大部分利用冷媒在压缩机的作用下,发生蒸发或凝结,从而引发周遭空气的蒸发或凝结,以达到改变温、湿度的目的。最初的空调、电冰箱使用氨、氯甲烷之类的有毒气体。这类气体泄漏后会酿成重大事故。托马斯·米基利在1928年发明了氯氟碳气体,并将其命名为氟利昂。这种制冷剂对人类安全得多,但是对大气臭氧层有害。
氟利昂是杜邦公司CFC、HCFC或HFC类冷冻剂的商标,其中每一类冷冻剂名称还包括一个数字,以表示其成分的分子组成。其中,在直接蒸发式适度冷却产品领域应用最广的R-22HCFC制冷剂将于2010年起停止用于新生产的设备中,并于2020年彻底停止使用。R-11和R-12在美国已经停产。作为替代品,一些对臭氧层无害的制冷剂已投入使用,包括商品名为“Puron”的制冷剂R-410A。R290和R32新型的环保制冷剂也逐步走向市场,R290分子中只含有碳和氢,不含有氯和氟,破坏臭氧潜能值为零。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