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娘娘的神仙(正宫娘娘是哪位神仙)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叫娘娘的神仙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叫娘娘的神仙以及正宫娘娘是哪位神仙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马仙娘娘”是什么神仙
马仙娘娘,又称马夫人、马氏真仙、护国夫人马氏等。因其孝顺父母,受到朝廷(唐代)敕封,为“唐孝妇”。宋太祖赵匡胤将马仙、妈祖、陈靖姑并称为三大女神。
宋太祖褒封马仙“懿正真人,命列祀典”,宋太宗加封“护国嘉佑真仙,并立像祀之”,宋真宗敕封“灵泽感应马氏真人”、“懿正广惠马氏真人”等。
马仙信仰流传地域,包括浙江南部和福建大部分地区。俗传马仙生于元宵节,故正月十五到马氏真仙庙进香礼拜者云集。有些地方,则一直保留着盛大的“七月七马仙庙会”活动。
扩展资料
马氏成仙的传说很多,流传很广,但大多传说中都相传马仙年轻时多艰辛,遇仙点化,感悟人生,最后修真升天,是一个(或多个)极尽孝道、精于医术、乐于公益事业的孝媳贤妇型的女性,求雨祈子、召圣兴云、驱瘟遣疫、降魔伏寇,都在马仙的主要职责之内。
关于马仙娘娘的起源地众说纷纭,如建瓯、霞浦、永安等。在关于马仙娘娘的文献中,最早记载的是唐代时的缙云县令李阳冰撰写的《护国夫人庙碑记》。
据其记载:“护国夫人马氏,括苍下邑鸬鹚人也,地之距郡与邑几三百里,源深水纾,山高路阻,猿猱纷纷,狼虎相尾,居民鲜少。鸬鹚水鸟善捕鱼因名其地,即夫人故居也。”
因此为最早记载,故马仙娘娘为鸬鹚人的传说流传最广。所以至今福建大部分地区的马仙信仰均以浙江鸬鹚(现丽水市景宁县鸬鹚乡)为信仰发源地。每年的七月初七,鸬鹚的马氏仙宫的七夕庙会热闹非凡,香客甚多。
在社区村落、种族群体和宗族内部产生了巨大的聚合作用,为和谐婆媳、和谐社区树立了典范,有利于乡土和谐向上氛围的形成,对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七夕节时,百姓不向织女乞巧、乞姻缘,“里巫以彩缕系小儿颈臂,云可长命,谓之长命丝。”显然是将马仙娘娘当成了能让小孩子健康成长的保护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氏真仙
俗称二娘娘的神仙是哪位叫什么名字
甘肃民间信仰的神祇,道场在丹凤山。
据甘肃民间传说,二娘娘姐妹四人,大娘娘称为大大(dai)元君,道场在凤凰山。二娘娘称为二大元君,道场在丹凤山。还有三娘娘四娘娘,宝山分别在显龙山和剪金山。都是护佑一方的灵感尊神。
相传在很久以前,陇西通安驿镇的栾家川出了个美丽俊俏的姑娘,在姊妹中排行第二,人缘很好,人们都亲昵地称她"二妹"二妹自懂事后,就喜欢拧麻绳,不管走到那里或遇到什么事,她手中拧麻绳的活计从不丢手。日积月累,拧的麻绳已经有好大一捆了。可是,她还是日夜不停地拧。当她二八芳龄的那年,婆家要娶她过门。可二妹压根儿不同意这门亲事。于是,她更加不分昼夜地拧麻绳,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到娶亲的那天,迎亲的花轿在门前等呀等,就是不见二妹出来。爹妈以为女儿还在梳妆打扮,便到住房去看,却不见人影。只见二妹所拧的麻绳一头从椽花眼穿出去了,一个滚圆的绳团在炕上飞快地绽动着。忙乱中忽有个老人惊喊:"二妹逃跑了!"
于是众人循着绳索追赶。二妹拉着麻绳飞快地朝着她向往自由的目的地奔跑。当她回头看时,人们快要追上了,眼泪顿时象断了线的珍珠,刷刷洒落。但她心中却很明白:"只要奔到那里,就能……"她鼓足勇气,奋力朝前跑。突然,绳子绷紧了!再也拉不动了。她明白,绳子一定是都绽完了。可离她向往的那座房子还有十几步远。眼看追赶的人越来越近,她心里一横,掏出自己的肠子,把一头续在绳子上,一头捏在手中,三步并作两步,终于赶到了那座房子。赶来的人一看到眼前的情景,个个吓得目瞪口呆。爹妈痛哭不已,而二妹却安祥地坐在屋里,永远离开了人世。据说首先成神后在陇西柯寨乡庙儿湾村(此地名估计就是因此庙而来)踩下地方修起了庙供奉二娘娘。现在在福星镇雷庙和字庙都有她的歇马店。在娘家陇西县通安驿镇栾家川的二娘娘庙内,塑着一位肠子翻在肚外的俊俏姑娘,就是二妹,人们尊称为"二娘娘",每年的农历六月六日是她的圣诞,栾家川是她的娘家,每年过生日时庙里主事的人都会去请娘家人的。
道教神谱里的女神仙有哪些
道教是一个男女平等的宗教,在这样的观念下有很多女神仙,这点跟佛教不太一样,佛教的大多都是男佛。接下来我要说的这几位有名道教女神仙你可能也听说过。
西王母,是众女神仙的老大,现在多为保护妇女的女神。民间传说西王母是玉皇大帝的老婆,但在道教里面不是的。
西王母,姓杨氏,讳回。相传西王母的姓名叫杨回。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西王母姓杨,讳回,治昆仑西北隅,以丁丑日死。一曰婉妗。”清方以智《通雅·姓名》:“杨回即王母。《集仙传》言:王母姓侯,而《酉阳杂俎》言:王母姓杨名回,字婉妗。”
九天玄女,关于九天玄女的神话故事也很多,在上古时期是传授了兵法给黄帝,后来被道教奉为女仙,地位崇高。
九天玄女简称玄女,俗称九天娘娘、九天玄女娘娘。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后经道教增饰奉为女仙。传说她是一位法力无边的女神。因除暴安民有功,玉皇大帝才敕封她为九天玄女、九天圣母。虽然她在民俗信仰中的地位并不显赫,但她是一个正义之神,形象经常出现在古典小说之中,成为扶助英雄铲恶除暴的应命女仙,故而她在道教神仙中的地位异常重要。
后土娘娘,她是道教三清之下辅佐玉皇大帝的四御之一,她的神名全称是“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后土娘娘又称地姥娘娘、地母娘娘、地母元君、虚空地母至尊、后土夫人等。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万物之母,也是民间信仰的大地女神。天地动静,阴阳互根。天欲化物,阴阳交合,上取天精,下取地精,阴阳孕化,气运成尘,尘有玄道,精微聚合,渐始初生,生生之类,人立其中。后土神的产生,源于古人自然崇拜中的土地与女性崇拜,她掌阴阳,育万物,被称为大地之母。后土神的产生,源于古人自然崇拜中的土地与女性崇拜,是最早的地上之王。
斗姆娘娘为中国神话传说中诞生北斗七星的一位女神,是北斗七星的母亲,因此称斗姆娘娘。在道教传说中这位是北斗九星的母亲(北斗九星,七显二隐),斗姆娘娘额上三只眼,有四个人头,八只胳膊也分别拿着法器。
斗姆,即宇宙众星之母,道教全称为中天梵气斗母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后金真圣德天尊,又称大圆满慈救皇君天医大圣。简称斗姆或斗姆元君。斗姆在天主治天宝阁,「生诸天众目之明,为斗星之母。」
妈祖,妈祖的庙宇遍布东南亚,甚至日本也有她的庙宇,她是海外华人心中的中华文化象征。妈祖生前是渔家女为救渔民牺牲,死后被封天妃。
妈祖是福建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后裔。最早史料记载于,南宋廖鹏飞于绍兴廿年所写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谓:“世传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屿人,能预知人祸福??”又载:宣和五年,“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道东海。值风浪震荡,舳舻相冲者八,而覆溺者七。独公所乘舟,有女神登樯竿为旋舞状,俄获安济??”这些足证明了历史中确有其人。
麻姑,道教神话人物。又称寿仙娘娘、虚寂冲应真人。据说她三次见证东海变为桑田,这也是沧海桑田的由来。
据《神仙传》记载,其为女性,修道于牟州东南姑馀山,中国东汉时应仙人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经家,年十八九,貌美,自谓“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故古时以麻姑喻高寿。又流传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于绛珠河边以灵芝酿酒祝寿的故事。过去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麻姑献寿。
太阴星君,月姑、月光娘娘、月神娘娘、月光菩萨。中国古人崇拜的月亮,民间认为是月宫嫦蛾。诞辰八月十五日。出自《尚书·尧典》、《山海经》、《搜神记》等古籍。
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月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文中说帝俊之妻常羲生下了十二个月亮。其实更多的则是关于嫦娥(妲娥)、蟾蜍、白兔、吴刚、桂树的传说。《归藏》曰: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
碧霞元君是中国明清时期道教的重要女神,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坐镇泰山,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
中国南方部分地区也称其为“送子观音”。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
三霄娘娘为云霄、琼霄、碧霄的合称,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又称感应随世三仙姑)。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三位仙女,为财神爷赵公明的三个结义妹妹。
她们执掌混元金斗,凡是神、仙、人、圣、诸侯、天子等,不论贵贱贫愚与否,降生都要从金斗转动。从前信士求儿女,都要拜三霄娘娘所以现在也有人称三霄娘娘为送子娘娘或送子奶奶。现在紫霄宫父母殿内供奉有三霄娘娘。头戴饰宝凤冠,身着华丽服饰,面容丰润慈祥,各持宝物,文雅端坐。
今天就写到这里了,下次看情况在说喽,觉得可以话,关注一下吧。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叫娘娘的神仙和正宫娘娘是哪位神仙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