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和诸葛亮谁厉害(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比较)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司马懿和诸葛亮谁厉害,以及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比较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比,二人谁要更加聪明一些
在智慧方面明显是诸葛亮更高一筹,但在选择方面,司马懿要比诸葛亮明智的多,他找了一条更加容易成功的路,还懂得充分利用已有的优势,在这方面他又明显比诸葛亮聪明一些,不过这更多的是个人的信仰,诸葛亮是忠于汉室的,最痛恨曹操,而司马懿对这方面并没有太多想法,他考虑的是个人荣辱,所以最后司马懿不但笑到了最后,就连天下都被他得到。
诸葛亮与司马懿有数次交锋,如果给诸葛亮那么多的军队和人才调用诸葛亮,肯定早就取得了胜利,而司马懿却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每次都是通过防守或者散播谣言离间诸葛亮和刘禅的关系,令诸葛亮无功而返,尤其是最后一次,诸葛亮火烧上方谷,如果没有天降大雨,司马懿就已经死在那儿了,可以说诸葛亮料敌机,先单凭斗智,司马懿是不可能战胜诸葛亮的。
但一个人光凭聪明还不足以取得成功,还得选择一条正确的路,说实话,诸葛亮距离成功只差一点,他选择的路未尝不好,但相对而言,曹魏独占七分天下,剩下的两分还在东吴那里,蜀汉是最薄弱的一方,想要以弱打强取得胜利,极为艰难。而且在长时间的消耗中,所谓的优势也会尽显,所以诸葛亮不得不频繁的出兵,北伐就是为蜀汉创造更多的机会。
不过司马懿也非常的了不起,他的能力虽然略逊于诸葛亮,但也是当世唯一能够和诸葛亮较量的人,而且兵家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司马懿虽然不能在战场上击败诸葛亮,但他却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并寻找对方的弱点,最难得的是他还把心思放在了夺取政权上,这也是诸葛亮所不及的。所以综合而论,诸葛亮的智商肯定要高于司马懿,在选择方面只能说人各有志,但司马懿却要比诸葛亮狡猾很多。
正史中的司马懿和诸葛亮谁强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的一句诗道尽了三国的智慧人物。提起三国,人们能想到很多英雄人物,但说到三国中最聪明的两个人物,人们不约而同的想到司马懿和诸葛亮。的确,这两位堪称是三国智慧的代表人物,那么,司马懿跟诸葛亮谁厉害呢?
1.司马懿给过诸葛亮两个评价
真乃天下奇才也!
这句话,场景是再见了诸葛亮的退兵之后留下的营地,夸的是诸葛亮的治军水平。
但是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司马懿他在和自己弟弟的谈论就说了——
亮虑多决少。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论高傲,论逼格,正史中的司马懿也并不逊色于诸葛亮自诩管仲。
当然了,打仗毕竟是真刀真枪,这些嘴上功夫,我们听听就好,一切还是要在战场上见真章。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军事能力,大致可以五五开。如果双方拥有同等的资源和权限,正常也就打个平手。
在论证之前,我们尽量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干扰。
诸葛有千古圣贤的忠臣之名,而司马懿有篡魏夺权的奸臣之名。
上邽之战(也称上邽-卤城之战),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唯一一次真刀真枪的正面交锋。
此役,诸葛亮以缜密的谋划和大胆的行动完全掌握了主动,不仅将上邽之麦尽数收走,并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综合史料,魏军共投入十万,除去张郃部两万,其余均由司马懿指挥;蜀汉方面一共六万,王平部人数没有记载,但应该不会少于一万,诸葛亮部兵力大概在五万上下)重创魏军,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展露无遗。
在第五次北伐中,也就是大家都耳熟目染的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中,司马懿闭门死守,无论诸葛亮怎么侮辱他,他都不出兵,没过多久,诸葛亮积劳成疾病倒,病情日益加重,司马懿偷袭蜀军小胜。诸葛亮病逝后,留下计策,确保了蜀军安然撤退,还吓走了司马懿,在民间至今仍流传的一句话,“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后来查看诸葛亮的营垒时,也不禁感叹道,真是天下奇才也。
诸葛亮和司马懿互有胜负,但我们从国家实力来看,蜀国是三国实力中最为弱小的国家,诸葛亮在这种情况下,仍能保证蜀国安全,创造北伐的条件,而当时的魏国,可以说是三国中最为强盛的国家,而司马懿也仅仅只做到了守有余,并未攻城掠地。尤其在诸葛亮死后,继任者姜维仍能与司马懿斗的互有胜负。由此看来,司马懿跟诸葛亮谁厉害,相信大家已经一目了然了。
可惜的是,今天的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成败得失来评价人与事,故而没有能够消灭曹魏的诸葛亮北伐也就难以被人们肯定,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质疑也跟着多了起来。
2.陈寿对诸葛亮评价
陈寿的父亲是蜀汉负责修史书的官员,所以陈寿可以通过这层关系了解蜀汉官员的动态,直到后来被司马炎安排编著这段历史。陈寿对诸葛亮这样评价:"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意思就是诸葛亮在治国能力上比得上管仲和萧何,但军事能力并不是他所擅长的。
陈寿为什么会有这种看法呢,这实际上是诸葛亮一生中的战绩确实一般。他第一次领军是在刘备攻略益州的时候,当时因为刘璋想凭借益州的综合实力和刘备打消耗战,刘备远道而来补给压力很大,无奈只能采取步步为营的做法从荆州调遣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领兵攻略益州各个郡城。当时诸葛亮所面对的对手都是益州的三流部队,诸葛亮可以轻易击败他们。
刘备死后益州南部士族和南中的异族联合谋反,诸葛亮准备三年后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写下《出师表》后领兵南下平叛。这一次是他真正以统帅的身份指挥全局,南中叛军更多是一些青壮劳力,不论兵装还是补给都不如诸葛亮所领导的正规军。能算得上真正战力的就是孟获的藤甲兵还有南中精锐,但他们都被诸葛亮智商碾压,诸葛亮大胜而归。
从南中回来之后就是诸葛亮连续五次北伐了,而第一次丢失街亭要塞导致平手,第二次因为缺粮退兵,第三次被司马懿识破计谋撤军,第四次同样平手,而第五次没结束就病逝五丈原。可以说诸葛亮最高光的北伐战役都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战果,被陈寿评价不擅长军事也是情有可原。
历史上司马懿和诸葛亮谁厉害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懿
司马懿曾任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耕种。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
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最后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虽然两人相差只有两岁,但这两位没有全力对抗的机会,因为他俩不属于同一个时代。
1、诸葛亮主政的主要时间是刘禅登基的223年到去世的234年,司马懿在227年才开始都督荆州、豫州军事,231年才开始作为方面军统帅和诸葛亮正面抗衡,但一直到249年才全面掌握朝政。
2、培养后代方
诸葛瞻,但按岁数算,诸葛亮就没教育过他几年;
司马懿教子有方,司马师司沉着坚强,雄才大略,早年与夏侯玄、何晏齐名;司马懿死后,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朝廷大权,次年升为大将军。掌权后,他制定选拔官吏的法规,命百官推荐贤才,整顿纲纪,使其各有职掌,朝野肃然。
司马昭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正元二年(255年),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263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受封晋公。次年,进爵晋王。
司马亮司马亮初封万岁亭侯,后改封广阳乡侯、祈阳伯,历任东中郎将、散骑常侍、镇西将军等职
司马伦司马伦在曹魏时封安乐亭侯,后进封东安子,任谏议大夫。西晋建立后,封琅琊郡王,后改封赵王。
3、文才见识,发明创造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司马懿同志号称是士族家庭出身,可也没留下什么名篇,好像谈不上什么文学成就。
文章分享结束,司马懿和诸葛亮谁厉害和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比较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